• 先秦诗词
  • 两汉诗词
  • 魏晋诗词
  • 南北朝
  • 隋代诗词
  • 唐代诗词
  • 五代诗词
  • 宋辽金诗词
  • 元代诗词
  • 明代诗词
  • 清代诗词
  • 当前位置: 名诗词网 > 唐代诗词 > 正文

    先秦志书堪与《诗》《书》等原典比肩,乃史官为君王提供鉴戒而作:先秦古国志

    时间:2018-07-24 15:29:19 来源:名诗词网 本文已影响 名诗词网手机站

     志书是先秦重要典籍,乃史官为君王提供鉴戒而作。它孕育于文明初曙之际,生发于礼乐勃兴之时。春秋时期,称述志书者不仅有赵衰、子产等股肱之臣,亦不乏楚庄王这样的一国之君;不仅有曹子臧、秦后子等王孙贵胄,亦不乏孔子这样的儒家先师。可见,当时志书堪与《诗》《书》等原典比肩,其影响不言而喻。然因其亡佚既久,且传世佚文不多,故有必要对其基本情况和鉴戒功用予以阐释。

      现存志书佚文有两个来源

      就志书体例而言,一则完整的志书文本由警句格言和历史事件两部分构成,一篇志书则是由数个这样的文本组成。现存志书佚文大致有两方面来源。

      一方面主要是散见于《左传》《国语》及先秦诸子典籍的称引,共有佚文20余则。其中,绝大多数佚文见于《左传》《国语》,少部分佚文见于《荀子》《吕氏春秋》等诸子典籍。被称引的志书或简称为“志”,或称为“故志”“前志”“军志”“礼志”“仲虺之志”“史佚之志”等。称引志书的方式多数是只称引其警句格言部分,如“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左传》成公十五年)“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国语·晋语九》)亦有称引警句格言和历史事件俱全的完整志书文本者,如《国语·楚语上》:“其在‘志’也,国为大城未有利者。昔郑有京栎,卫有蒲戚,宋有萧蒙,鲁有弁费,齐有渠丘,晋有曲沃,秦有征衙。”当然,最后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

    先秦志书堪与《诗》《书》等原典比肩 乃史官为君王提供鉴戒而作

      另一方面则来源于《逸周书·史记》。“志”“记”二字上古音相通,“志”为章母之部,“记”为见母之部,二字可相通转。《吕氏春秋·务大》中“尝试观于‘上志’”一句,在《吕氏春秋·务本》中作“尝试观‘上古记’”,可证志书亦可称作“记”。《史记》是《逸周书》第61篇,也是现存唯一完整的志书篇章。《逸周书·史记》由28则志书文本组成,其中绝大多数为警句格言和历史事件俱全的完整志书文本,仅有历史事件而没有警句格言的志书文本共有2则。黄怀信认为:“《史记解》所记多与《纪年》合,当属可信,是我国最早真正以史为鉴的史学著作”,并以《史记解》为“本出于西周而经春秋加工改写者”。(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3页)另据学者研究,《逸周书·史记》的历日具有西周时期特征,而语言风格又带有战国时代特点(参见张怀通:《逸周书新研》,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37页)。由此可见,《逸周书·史记》当草创于西周时期,后来很可能经过春秋、战国时人增补或改写。

      源于史官讲史传统

      关于志书的产生背景,目前只能通过“仲虺之志”“史佚之志”、《逸周书·史记》等志书佚文及传世文献中的零星线索进行上溯。我们先从创制于西周中期的《逸周书·史记》谈起,其开篇即对制作背景做了交代:“维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惊予。’乃取遂事之要戒,俾戎夫言之,朔望以闻。”吕思勉指出:“此篇记穆王命戎夫主史,朔望以闻,借以自镜。”(吕思勉:《经子解题》,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45页)可见,作为志书,《逸周书·史记》篇的制作出于史官为君王讲史以供鉴戒的目的。

      早在西周初年,这种传统即已存在,“史佚之志”大概就是因讲史而产生的志书。关于史佚其人,据《汉书·艺文志》及《国语》韦昭《注》等文献记载,其历仕文、武、成、康四朝,是一位长寿史官。从“因重而抚之”(《左传》襄公十四年)、“兄弟致美”(《左传》文公十五年)等佚文不难看出,“史佚之志”创制于西周礼乐文化浓厚的历史氛围。

      若再往上追溯,文献中称引的“仲虺之志”似乎可将志书的发展史上溯到殷商初年。有关仲虺其人,《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仲虺”云:“汤左相,薛之祖奚仲之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前掌大村薛国公族墓地出土的不少青铜器铭文都有族氏“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这大概由于作为先祖的仲虺曾担任史官的缘故。李学勤据此推断,“仲虺之志”与“史佚之志”当同为历史性质的书,仲虺也应与史佚一样具有史官身份(李学勤:《仲虺之志与薛国史氏》,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4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65页)。“仲虺之志”的佚文内容均与存亡有关,如“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之利也”(《左传》襄公三十年),正可与当时“殷革夏命”的时代特点相契合。

      综上可见,志书源于史官讲史传统。从商初的仲虺,到周初的史佚,再到西周中期穆王时代的左史戎夫,有人物可考,有佚文可据,有史事可稽,形成了一条商周两代连绵不绝的志书传承链条。“讲史”作为史官的职业行为,通过罗列大量关乎国家兴亡成败的历史事件,提炼出治国理政须特别加以警惕的经验教训,以此来垂诫君王,匡正过失。此为志书在“造篇”时期的功用所在。

     具有较为鲜明的他诫特征

      警句格言与历史事件是一则志书文本构成的两个要素。警句格言多由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中总结提炼而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约束性。而历史事件均是活生生的例子,颇能使人戒惧。如《国语·楚语上》中的“国为大城未有利者。昔郑有京栎,卫有蒲戚,宋有萧蒙,鲁有弁费,齐有渠丘,晋有曲沃,秦有征衙”,这则志书的警句格言部分正是从郑、卫、宋、鲁、齐、晋、秦7国因筑造大城而国君败亡的史事中提炼的经验教训,格言与史事高度结合,使这则志书留下的经验教训足以发人深省。类似的例子还有《逸周书·史记》中有关上古28个邦国部族败亡的史事及教训,如“久空重位者危。昔有共工自贤,自以无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乱,民无所附,唐氏伐之,共工以亡”。

      须特别指出的是,不少志书警句格言部分的语言风格具有较为鲜明的他诫特征。所谓他诫,就是使他人产生警惕。这些警句格言主要通过使用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体现他诫特色。

      首先是含有“必”的肯定句。如:“礼志”有之曰:“将有请于人,必先有入焉。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国语·晋语四》)此则佚文为晋国大夫赵衰劝晋文公娶秦国怀嬴时所称引,3个“必”字可译为“一定要”,告诫意味明显。

      其次是含有“不”或“无”的否定句。如“军志”曰:“有德不可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这是晋楚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前夕楚成王称引,意在告诫臣下不要轻易与有德者晋文公为敌。否定副词“不”使句子变为祈使句,他诫色彩强烈。再如史佚有言曰:“无始祸,无怙乱,无重怒。”(《左传》僖公十五年)这则志书佚文的历史背景是: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晋惠公兵败被俘,秦穆公欲杀之,秦大夫子桑予以劝阻时称引了这则佚文,“无”可译为“不要”。以上两种句式,前者带有命令语气,后者则属于禁止语气,极易引起受众对象的警惕,他诫特征明显。

      最后是含有“奚”或“何”的疑问句。如“志”曰:“骄惑之事,不亡奚待?”(《吕氏春秋·贵当》)史佚有言:“非羁何忌?”(《左传》昭公元年)以上含有疑问代词“奚”“何”的疑问句,其实表达了一种肯定的态度,同样能够起到使人警醒的作用。

      称引情况反映其鉴戒功用

      从《左传》《国语》中时人称引的志书佚文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他诫,这种情况最多,凡13例。如《左传》昭公三年,季武子欲轻视前来朝见的小邾穆公,穆叔认为这样不可,小邾来朝是修两国旧好,穆叔引用志书中的“能敬无灾”“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对季武子加以告诫。二是自诫,这种情况共4例。如《左传》文公二年记载了晋国中军将先轸无端废黜狼瞫的车右职位,朋友劝狼瞫发难报复先轸,狼瞫引用“周志”约束自己:“‘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拒绝了朋友的建议。三是评论事件,这种情况共9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孔子引用志书中的“克己复礼,仁也”来评价楚灵王败亡于乾溪之事。

      通过分析文献中时人对志书的称引,我们可进一步了解其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鉴戒功用,并由此得出以下特点。

      其一,春秋时人通过称引志书,进行自我警戒、告诫他人或评论事件。当时,有贤名的贵族公子(如曹子臧、秦后子等)多以志书自诫。相比之下,臣下征引志书向君主或上级提出建议者,为数最多(属“他诫”类),这类建议大多被采纳,足见志书对时人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其二,志书为晋、楚、秦、鲁、郑、曹、宋等各国贵族广为称引。其中以晋人为最(凡8则),可见该国对志书的重视。晋卿赵衰精通志书,曾援引“礼志”劝谏晋文公,晋智武子谓赵衰“导前志以佐先君”(《国语·晋语六》)。其次是鲁国和楚国。鲁国是传统礼乐大邦,传承志书自不待言。楚人称引“军志”最多,据《国语·楚语上》,申叔时列举楚太子的九门课程中就有“故志”,可见楚国贵族教育对志书的重视。从以上各国的称引不难看出,志书是春秋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三,从志书的称引情况来看,按照志书中的原则行事者,大多能够取得成功。反之,则会遭到失败。可见志书在当时政治、军事生活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及鉴戒意义。鲁宣公十二年(前597)的晋楚邲之战中,志书的这种功用表现得最为明显。战役前夕,晋中军副帅彘子违反“仲虺之志”所讲的“取乱侮亡”,坚持要渡河与楚军交战,结果晋军战败。而楚国的孙叔根据“军志”记载先发制人,最终击溃晋军。这场战役中,晋楚双方的一败一胜恰好形成鲜明对比,志书的鉴戒功用由此可见一斑。

      战国时期志书渐趋沉寂

      志书发展到战国时期,呈现式微趋势。主要原因是,作为“学在官府”时期的产物,志书蕴含的是西周春秋时期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礼乐文化。到战国时期,血缘政治逐渐为地缘政治所取代,志书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凭依。故此,在战国诸子百家中,只有尊崇礼乐文化的儒家将志书警句格言奉为圭臬。其他诸子学派大多根据需要,灵活地采用志书中的历史记载著书立说,从而将其作为一个丰富的“史料库”。志书正是以这种方式融入了诸子学说,并渐趋沉寂。据学者推测,“至迟到了汉武帝时代,先秦各种‘志’书均已不传……东汉班固撰《艺文志》,也不曾著录任何一种志书”。(参见赵伯雄:《先秦“志”书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增刊1)可见,先秦志书大概亡佚于“秦火”。

      志书虽为遗响,但并非绝响。其吉光片羽之佚文已化为涓涓细流,滋养着传统文化之源。譬如“军志”云:“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此言实为后世兵法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人”的最早出处。再如“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昭公十二年)据《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见孔子回答时所依据的正是志书。此外,还有“‘志’曰:能敬无灾”(《左传》昭公三年),“‘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左传》襄公四年)等,皆已化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习语,成为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志书不同于《汉书》等后世正史中的《天文志》《地理志》等“志”。前者是先秦时期的讲史档案,后者则是汉代以降正史中专记典章制度兴废沿革的史书体例,二者名同实异,不可相提并论。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原标题:先秦志书及其鉴戒功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海波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 先秦诗词
    • 两汉诗词
    • 魏晋诗词
    • 南北
    • 隋代
    • 唐代
    • 明代诗词
    • 【小学必须知道的中国诗词名句100题,快来让孩子答!(附答案)】小学诗词名句大全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今天诗词君整理了100道诗词填空题,看看你能答对多少?(文末有答案)1 生当作人杰,________。2 ________,波撼岳阳城。3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4

    • 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0

    • 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4

    • 孔丛子引遗谚

      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1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4

    •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0

    •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0

    • 清代画家金俊明——工诗及古文词,善书画,尤工墨梅:善在古文中的意思

      金俊明(1602—1675),原名衮,字孝章,(一作九章)号耿庵,又号不寐道人,江南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历代名人年谱》作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年七十三岁。...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4

    • 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作品_诗词那些事|先秦诗歌㈡《诗经》的内容(中)

      ⒊燕飨诗①燕飨诗,是贵族生活礼仪诗中的重要类别,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多描述君臣、亲朋欢聚宴饮的活动场面,表现燕飨生活中的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气氛,通过这种...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4

    • 【清代金农《消寒诗序册》墨迹】 金农隶书墨迹

      金农《消寒诗序册》金农(1687-1764),浙江仁和或钱塘(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4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诗词 日期:2018-07-20

    • 风华绝代歌曲_风华绝代的古代十大才女,融诗词于一生,你最喜欢谁?

      中国古代诞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们风华绝代,将才情融入诗词,流芳千古,令人敬佩。一、蔡文姬《悲愤诗·其一》(节选)【汉】蔡文姬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描写感恩的古诗词精选,诗词至情至深,每个人都要常怀感恩之心|中国最美古诗词励志

      《蝶恋花·出塞》清代: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萁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诗词那些事|先秦诗歌㈥《九歌》和《天问》_九歌社那txt下载

      《九歌》《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民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有关天神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

      两汉诗词 日期:2018-07-24

    • 艳歌何尝行

      何尝快。独无忧。但当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马反}{马反}。往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远行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诗词」桃花红】桃花红 王二妮

      桃花红桃花红,桃花红。柳绿枝头春意浓,细叶悄增硕,老树发新绒,春风吹入门,嫩草破秋生。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精列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思想昆仑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蝉赋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饮酒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1陶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南北朝介绍】 南北朝历史简介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诗词:《惘》|惘怎么读

      《惘》孟夏之初天玄变,骤时急雨骤时晴。红花昂首承甘露,绿叶簇身展娉婷。沉默愕然惊心雨,无语凝噎叹伶仃。惟愿回眸传佳讯,旭日东升引豪情!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魏晋诗词 日期:2018-07-24

    • [每日诗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南北朝传奇人物,甚至能和曹操相比|三国两晋南北朝框架图

      话说南北朝时代,冒出来了一个风格和曹操极像的奸雄,他叫宇文泰(507—556),此君和曹阿瞒有很多相似点,诸如:都是靠镇压起义起家的;都独揽朝廷大权、把皇帝当玩具随意摆...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木兰诗 /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咏雪 / 咏雪联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经典诗词,先秦的式微|古诗词赏析大全

      诗经·邶风·式微先秦佚名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此诗歌出自《诗经》,由于年代久远,作者已经不能考证。诗...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

      南北朝 日期:2018-07-24

    •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落花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381送别,柳树译文及注释译文杨柳青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15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356古诗三百首,思乡译文及注释译文入春已经七天了,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别宋常侍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71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纪辽东二首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和入京

      俘囚经万里,憔悴度三春。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钟仪悲去楚,随会泣留秦。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49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赋得岩穴无结构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23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圜钟为宫]维帝奠位,乃咸于时。孰主张是,而枢纽之。觳我腹我,比予于见。告我冠服,迨其委蛇。1

      隋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先秦志书堪与《诗》《书》等原典比肩,乃史官为君王提供鉴戒而作:先秦古国志

      志书是先秦重要典籍,乃史官为君王提供鉴戒而作。它孕育于文明初曙之际,生发于礼乐勃兴之时。春秋时期,称述志书者不仅有赵衰、子产等股肱之臣,亦不乏楚庄王这样的一国之君...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白居易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先秦诗鉴赏—行露(贞烈女子的抗争):行露诗经

      2017年10月15日,晴。愉悦的周末说没就没,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一丝想笑。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路上的露水湿漉漉的,难道不想早些逃走?只怕是露浓路难...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下联:闺中怀春会君子;求上联 上联孙行者下联是什么

      下联:闺中怀春会君子;求上联。【诗词欣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先秦:佚名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986清明节,写雨,写人,行路,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7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唐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先秦两汉军旅诗词]两汉诗词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读后感:...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大全:先秦汉魏南北朝卷】先秦汉魏南北朝诗

      一:诗经名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氓(先秦)] 氓读音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关于忠贞的爱情诗词] 忠贞的爱情诗词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先秦·佚名《诗经·邶风·击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先秦·佚名《诗经·邶风·柏舟》●自伯之东...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5句诗词诠释红十字精神!:世界红十字日纪念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2、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3、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4、民齐者强。——荀况​5、...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品读诗经中《郑风·野有蔓草》,解密先秦男子一见钟情的求爱诗|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在现代,如果喜欢一个人,可以写情书给所喜爱的人,表明心意,尤其在中学时期,这种做法特别盛行。不知道你有没有收到过特别奇葩的情书?今有情书古有情诗,下面我们来品读国...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上联:黄金屋内颜如玉,求下联_颜如玉口服液的危害

      上联:黄金屋内颜如玉,求下联?【诗词欣赏】东城高且长两汉:佚名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上联:壮志未酬身先死;高手请赐下联;几首让人潸然泪下的诗词 壮志未酬身先死

      上联:仄仄仄平平平仄;下联:高手请赐下联;欢迎给文章点赞、分享、留言。更多对联及诗词分享,请继续关注我。【诗词赏析】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上联孙行者下联是什么 [下联:有缘嫁个有情郎;求上联]

      下联:有缘嫁个有情郎;求上联。【诗词欣赏】怨郎诗两汉:卓文君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

    • [诗词|水调歌头-烙馍村]水调歌头诗词

      水调歌头-烙馍村(刁伟)地道徐州味,大张烙馍村。烙馍传承千载,内涵积淀深。弘扬苏锦品牌,汇集两汉文化,谨记客为尊。精烹家常菜,热情待王孙。包间雅,大厅朴,风格新。日...

      明代诗词 日期:2018-07-24